寻“味”中国年|中欧班列,给大年餐桌增添新“丝路味道”

新闻探索 2025-09-14 22:19:26 1411

  新华社西安2月5日电 (记者 姜辰蓉、味李亚楠)哈萨克斯坦的寻中面粉和饼干、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年高材疾足网蜂蜜,格鲁吉亚的中欧桌增红酒、土库曼斯坦的班列糖果……随着中欧班列的密集开行,过年期间陕西西安许多人家的年餐餐桌上,除了传统美食,添新还多了不少“洋年货”。丝路

  “过年这几天,味道我们家用哈萨克斯坦的味面粉包饺子,喝格鲁吉亚的寻中葡萄酒,给亲戚送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年蜂蜜。”西安市民张女士说,中欧桌增“这些都是班列过年前在中欧班列年货节上采购的,价格都和国内同类商品差不多,年餐高材疾足网品质非常不错。”

  春节前,首趟中欧班列(西安)“门到门”年货专列开抵西安。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

  作为中欧班列年货的进口方之一,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,十年间,中欧班列的开行越来越密集,每年进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也由最初的几个大类、数千吨,增长至现在的几十个大类、五六万吨。今年的进口年货比往年更为丰富,其中有30多个品类商品首次上架。

  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,消费者挑选商品。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

  2100多年前,随着丝绸之路开通,在驼铃声声中,商人、使节和学者也带来了许多西域特有的产品。

  史料显示,由丝路传入西域的食物有胡豆、芝麻、核桃、大蒜、洋葱等40余种。在漫长的岁月中,这些“西域来客”从贵族专享,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,成为中华美食不可或缺的原料。而通过丝绸之路,中国土生土长的桃、梨、茯苓、黄连、无患子等,也传入西域和世界各地。

  如今,商品领域的合作互通还在进一步加深。“我们不仅将哈萨克斯坦等‘一带一路'共建国家的产品进口到国内,还通过设立基地、厂房,帮助当地根据中国人的需求和口感调整生产。”刘东萌说,“当地的饼干、巧克力甜度较高,但许多中国人并不喜欢太甜的口感。我们就按中国人的口味组织生产,以便他们的商品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。”

  依托快速、便捷的中欧班列(西安)通道体系,陕西西安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愈发频繁,延续千载的历史佳话仍在不断续写和更新。

责任编辑:江科
本文地址:http://hebi.88spring.com/news/553f9399353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@广东高校毕业生:83场招聘会等你来! 首场活动即将举行

实现三个“首次”|2025中国—东盟视听产业合作会议在泰国曼谷举办

从“逢雨必涝”到“雨停水退”!新乡用智慧防汛破解城市内涝困局

郑州暴雨里的守护者:交警泡在浑水里执勤 不恢复正常不撤岗

人民网评:科技赋能,为防汛装上“智慧大脑”

友情链接